Rylang 语言以及编译器构建(一)虚拟机

本文编译器构建部分启发自 rswier/c4lotabout/write-a-C-interpreter,其中有博客内容和代码的借鉴。

前言

最近看了一些汇编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内容,感觉还是兴趣满满,于是找了一些资料来支撑实现自己的编程语言,打算把这个语言设计成中文编写,初步先使用 C 语言的基本语法形式, struct 之类的也先不考虑,后面学多了看看能不能加点例如 GC 之类的内容。

编译器的构建流程

一般而言,编译器的编写分为 3 个步骤:

  1. 词法分析器,用于将字符串转化成内部的表示结构。
  2. 语法分析器,将词法分析得到的标记流(token)生成一棵语法树。
  3. 目标代码的生成,将语法树转化成目标代码。

本文依照以下步骤来构建编译器:

  1. 构建自己的虚拟机以及指令集。这后生成的目标代码便是指令集。
  2. 构建词法分析器
  3. 构建语法分析器

编译器框架

我们的编译器主要包括 4 个函数:

  1. next() 用于词法分析,获取下一个标记,它将自动忽略空白字符。
  2. program() 语法分析的入口,分析整个 C 语言程序。
  3. expression(level) 用于解析一个表达式。
  4. eval() 虚拟机的入口,用于解释目标代码。

虚拟机

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

内存

  1. 代码段(text)用于存放代码(指令)。
  2. 数据段(data)用于存放初始化了的数据,如int i = 10;,就需要存放到数据段中。
  3. 未初始化数据段(bss)用于存放未初始化的数据,如 int i[1000];,因为不关心其中的真正数值,所以单独存放可以节省空间,减少程序的体积。
  4. 栈(stack)用于处理函数调用相关的数据,如调用帧(calling frame)或是函数的局部变量等。
  5. 堆(heap)用于为程序动态分配内存。

它们在内存中的位置类似于下图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+------------------+
| stack | | high address
| ... v |
| |
| |
| |
| |
| ... ^ |
| heap | |
+------------------+
| bss segment |
+------------------+
| data segment |
+------------------+
| text segment | low address
+------------------+

我们的虚拟机并不打算模拟完整的计算机,因此简单起见,我们只关心三个内容:代码段、数据段以及栈。其中的数据段我们只用来存放字符串,因为我们的编译器并不支持初始化变量,因此我们也不需要未初始化数据段。

当用户的程序需要分配内存时,理论上我们的虚拟机需要维护一个堆用于内存分配,但实际实现上较为复杂且与编译无关,故我们引入一个指令MSET,使我们能直接使用编译器(解释器)中的内存。

综上,我们需要首先在全局添加如下代码:

1
2
3
4
int *text,            // text segment
*old_text, // for dump text segment
*stack; // stack
char *data; // data segment

注意这里的类型,虽然是int型,但理解起来应该作为无符号的整型,因为我们会在代码段(text)中存放如指针/内存地址的数据,它们就是无符号的。其中数据段(data)由于只存放字符串,所以是 char *型的。

寄存器

计算机中的寄存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的运行状态,真正的计算机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寄存器,但我们的虚拟机中只使用 4 个寄存器,分别如下:

  1. PC 程序计数器,它存放的是一个内存地址,该地址中存放着 下一条 要执行的计算机指令。
  2. SP 指针寄存器,永远指向当前的栈顶。注意的是由于栈是位于高地址并向低地址增长的,所以入栈时 SP 的值减小。
  3. BP 基址指针。也是用于指向栈的某些位置,在调用函数时会使用到它。
  4. AX 通用寄存器,我们的虚拟机中,它用于存放一条指令执行后的结果。

指令集

MOV

MOV 是所有指令中最基础的一个,它用于将数据放进寄存器或内存地址,有点类似于 C 语言中的赋值语句。x86 的 MOV 指令有两个参数,分别是源地址和目标地址:MOV dest, source (Intel 风格),表示将 source 的内容放在 dest 中,它们可以是一个数、寄存器或是一个内存地址。

一方面,我们的虚拟机只有一个寄存器,另一方面,识别这些参数的类型(是数据还是地址)是比较困难的,因此我们将 MOV 指令拆分成 5 个指令,这些指令只接受一个参数,如下:

  1. IMM <num><num> 放入寄存器 ax 中。
  2. LC 将对应地址中的字符载入 ax 中,要求 ax 中存放地址。
  3. LI 将对应地址中的整数载入 ax 中,要求 ax 中存放地址。
  4. SCax 中的数据作为字符存放入地址中,要求栈顶存放地址。
  5. SIax 中的数据作为整数存放入地址中,要求栈顶存放地址。

你可能会觉得将一个指令变成了许多指令,整个系统就变得复杂了,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首先是 x86 的 MOV 指令其实有许多变种,根据类型的不同有 MOVB, MOVW 等指令,我们这里的 LC/SCLI/SI 就是对应字符型和整型的存取操作。

eval() 函数中加入下列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void eval() {
int op, *tmp;
while (1) {
if (op == IMM) {ax = *pc++;} // load immediate value to ax
else if (op == LC) {ax = *(char *)ax;} // load character to ax, address in ax
else if (op == LI) {ax = *(int *)ax;} // load integer to ax, address in ax
else if (op == SC) {ax = *(char *)*sp++ = ax;} // save character to address, value in ax, address on stack
else if (op == SI) {*(int *)*sp++ = ax;} // save integer to address, value in ax, address on stack
}

...
return 0;
}

其中的 *sp++ 的作用是退栈,相当于 POP 操作。

这里要解释的一点是,为什么 SI/SC 指令中,地址存放在栈中,而 LI/LC 中,地址存放在 ax 中?原因是默认计算的结果是存放在 ax 中的,而地址通常是需要通过计算获得,所以执行 LI/LC 时直接从 ax 取值会更高效。另一点是我们的 PUSH 指令只能将 ax 的值放到栈上,而不能以值作为参数。

PUSH

在 x86 中,PUSH 的作用是将值或寄存器,而在我们的虚拟机中,它的作用是将 ax 的值放入栈中。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简化虚拟机的实现,并且我们也只有一个寄存器 ax 。代码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PUSH) {*--sp = ax;}  // push the value of ax onto the stack

JMP

JMP<addr> 是跳转指令,无条件地将当前的 PC 寄存器设置为指定的 <addr>,实现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JMP)  {pc = (int *)*pc;}  // jump to the address

JZ/JNZ

为了实现 if 语句,我们需要条件判断相关的指令。这里我们只实现两个最简单的条件判断,即结果(ax)为零或不为零情况下的跳转。

实现如下:

1
2
else if (op == JZ)   {pc = ax ? pc + 1 : (int *)*pc;}  // jump if ax is zero
else if (op == JNZ) {pc = ax ? (int *)*pc : pc + 1;} // jump if ax is zero

子函数调用

这是汇编中最难理解的部分,所以合在一起说,要引入的命令有 CALL, ENT, ADJLEV

首先我们介绍 CALL <addr>RET 指令,CALL 的作用是跳转到地址为 <addr> 的子函数,RET 则用于从子函数中返回。

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 JMP 指令呢?原因是当我们从子函数中返回时,程序需要回到跳转之前的地方继续运行,这就需要事先将这个位置信息存储起来。反过来,子函数要返回时,就需要获取并恢复这个信息。因此实际中我们将 PC 保存在栈中。如下:

1
2
else if (op == CALL) {*--sp = (int)(pc+1); pc = (int *)*pc;}           // call subroutine
//else if (op == RET) {pc = (int *)*sp++;} // return from subroutine;

这里我们把 RET 相关的内容注释了,是因为之后我们将用 LEV 指令来代替它。

在实际调用函数时,不仅要考虑函数的地址,还要考虑如何传递参数和如何返回结果。这里我们约定,如果子函数有返回结果,那么就在返回时保存在 ax 中,它可以是一个值,也可以是一个地址。那么参数的传递呢?

各种编程语言关于如何调用子函数有不同的约定,例如 C 语言的调用标准是:

  1. 由调用者将参数入栈。
  2. 调用结束时,由调用者将参数出栈。
  3. 参数逆序入栈。

事先声明一下,我们的编译器参数是顺序入栈的,下面的例子(C 语言调用标准)取自 维基百科

1
2
3
4
5
6
7
8
9
10
int callee(int, int, int);

int caller(void)
{
int i, ret;

ret = callee(1, 2, 3);
ret += 5;
return ret;
}

会生成如下的 x86 汇编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caller:
; make new call frame
push ebp
mov ebp, esp
sub 1, esp ; save stack for variable: i
; push call arguments
push 3
push 2
push 1
; call subroutine 'callee'
call callee
; remove arguments from frame
add esp, 12
; use subroutine result
add eax, 5
; restore old call frame
mov esp, ebp
pop ebp
; return
ret

上面这段代码在我们自己的虚拟机里会有几个问题:

  1. push ebp,但我们的 PUSH 指令并无法指定寄存器。
  2. mov ebp, esp,我们的 MOV 指令同样功能不足。
  3. add esp, 12,也是一样的问题(尽管我们还没定义)。

也就是说由于我们的指令过于简单(如只能操作ax寄存器),所以用上面提到的指令,我们连函数调用都无法实现。而我们又不希望扩充现有指令的功能,因为这样实现起来就会变得复杂,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指令集。毕竟我们不是真正的计算机,增加指令会消耗许多资源。

ENT

ENT <size> 指的是 enter,用于实现 make new call frame的功能,即保存当前的栈指针,同时在栈上保留一定的空间,用以存放局部变量。对应的汇编代码为:

1
2
3
4
; make new call frame
push ebp
mov ebp, esp
sub 1, esp ; save stack for variable: i

实现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ENT)  {*--sp = (int)bp; bp = sp; sp = sp - *pc++;}  // make new stack frame

ADJ

ADJ <size> 用于实现 remove arguments from frame。在将调用子函数时压入栈中的数据清除,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 ADD 指令功能有限。对应的汇编代码为:

1
2
; remove arguments from frame
add esp, 12

实现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ADJ)  {sp = sp + *pc++;}  // add esp, <size>

LEV

本质上这个指令并不是必需的,只是我们的指令集中并没有 POP 指令。并且三条指令写来比较麻烦且浪费空间,所以用一个指令代替。对应的汇编指令为:

1
2
3
4
5
; restore old call frame
mov esp, ebp
pop ebp
; return
ret

具体的实现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LEV)  {sp = bp; bp = (int *)*sp++; pc = (int *)*sp++;}  // restore call frame and PC

注意的是,LEV 已经把 RET 的功能包含了,所以我们不再需要 RET 指令。

LEA

上面的一些指令解决了调用帧的问题,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子函数中获得传入的参数。这里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当参数调用时,栈中的调用帧是什么样的。我们依旧用上面的例子(只是现在用“顺序”调用参数)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sub_function(arg1, arg2, arg3);

| .... | high address
+---------------+
| arg: 1 | new_bp + 4
+---------------+
| arg: 2 | new_bp + 3
+---------------+
| arg: 3 | new_bp + 2
+---------------+
|return address | new_bp + 1
+---------------+
| old BP | <- new BP
+---------------+
| local var 1 | new_bp - 1
+---------------+
| local var 2 | new_bp - 2
+---------------+
| .... | low address

所以为了获取第一个参数,我们需要得到 new_bp + 4,但就如上面的说,我们的 ADD 指令无法操作除 ax 外的寄存器,所以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指令:LEA <offset>

实现如下:

1
else if (op == LEA)  {ax = (int)(bp + *pc++);}  // load address for arguments.

以上就是我们为了实现函数调用需要的指令了。

运算符指令

我们为 C 语言中支持的运算符都提供对应汇编指令。每个运算符都是二元的,即有两个参数,第一个参数放在栈顶,第二个参数放在 ax 中。这个顺序要特别注意。因为像 -/ 之类的运算符是与参数顺序有关的。计算后会将栈顶的参数退栈,结果存放在寄存器 ax 中。因此计算结束后,两个参数都无法取得了(汇编的意义上,存在内存地址上就另当别论)。

实现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else if (op == OR)  ax = *sp++ | ax;
else if (op == XOR) ax = *sp++ ^ ax;
else if (op == AND) ax = *sp++ & ax;
else if (op == EQ) ax = *sp++ == ax;
else if (op == NE) ax = *sp++ != ax;
else if (op == LT) ax = *sp++ < ax;
else if (op == LE) ax = *sp++ <= ax;
else if (op == GT) ax = *sp++ > ax;
else if (op == GE) ax = *sp++ >= ax;
else if (op == SHL) ax = *sp++ << ax;
else if (op == SHR) ax = *sp++ >> ax;
else if (op == ADD) ax = *sp++ + ax;
else if (op == SUB) ax = *sp++ - ax;
else if (op == MUL) ax = *sp++ * ax;
else if (op == DIV) ax = *sp++ / ax;
else if (op == MOD) ax = *sp++ % ax;

内置函数

写的程序要”有用“,除了核心的逻辑外还需要输入输出,例如 C 语言中我们经常使用的 printf 函数就是用于输出。但是 printf 函数的实现本身就十分复杂,如果我们的编译器要达到自举,就势必要实现 printf 之类的函数,但它又与编译器没有太大的联系,因此我们继续实现新的指令,从虚拟机的角度予以支持。

编译器中我们需要用到的函数有:exit, open, close, read, printf, malloc, memsetmemcmp。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else if (op == EXIT) { printf("exit(%d)", *sp); return *sp;}
else if (op == OPEN) { ax = open((char *)sp[1], sp[0]); }
else if (op == CLOS) { ax = close(*sp);}
else if (op == READ) { ax = read(sp[2], (char *)sp[1], *sp); }
else if (op == PRTF) { tmp = sp + pc[1]; ax = printf((char *)tmp[-1], tmp[-2], tmp[-3], tmp[-4], tmp[-5], tmp[-6]); }
else if (op == MALC) { ax = (int)malloc(*sp);}
else if (op == MSET) { ax = (int)memset((char *)sp[2], sp[1], *sp);}
else if (op == MCMP) { ax = memcmp((char *)sp[2], (char *)sp[1], *sp);}

这里的原理是,我们的电脑上已经有了这些函数的实现,因此编译编译器时,这些函数的二进制代码就被编译进了我们的编译器,因此在我们的编译器/虚拟机上运行我们提供的这些指令时,这些函数就是可用的。换句话说就是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了。

最后再加上一个错误判断:

1
2
3
4
else {
printf("unknown instruction:%d\n", op);
return -1;
}
0%